A | A | A

第153章 地热暖泉(一)

趣书网 更新最快! 重生1975我在东北当村长 http://www.qutxt.com/book/JOE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长白山基地的钢铁堡垒隔绝了外界的风雪,却隔绝不了程冬青心中那幅日益清晰的蓝图——一个超越“摇篮”的终极归宿。代号“新生庄园”的计划,如同冰封河面下涌动的暗流,在他为女儿搏命、为“黑土”呕血的间隙,悄然孕育。此刻,他站在基地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沙盘前,目光穿透代表风雪封锁的深红色区域,落在一处被特意标记的坐标点上。

坐标位于哈尔滨市郊外,一片被遗忘的、覆盖着厚厚积雪的荒芜之地。卫星地图上,依稀可见几排低矮、破败、如同巨大棺材般匍匐在冻土上的混凝土建筑轮廓。一些建筑己经坍塌,被积雪掩埋了大半,的钢筋扭曲着刺向灰蒙蒙的天空。周围是大片废弃的农田和稀疏的枯树林,荒凉死寂。地图标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特别军事区遗址(核心区)。

空气仿佛凝固了。陈默站在程冬青身边,脸色异常凝重。负责基建规划的工程师老吴,看着屏幕上那片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废墟,喉咙有些发干。即使隔着屏幕,即使隔着半个世纪的血泪,那股源自历史深处的阴寒与血腥,依旧能穿透时空,攫住人的心脏。

“程总…您确定…是这里?”老吴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艰涩。将象征着未来希望与安宁的“新生庄园”,建在这片浸透了同胞血泪、细菌战罪恶滔天的人间地狱之上?这个想法本身,就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悖论感。

程冬青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屏幕上那片废墟,体内的蓝血奔流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沉滞。他仿佛能看到那些冰冷的混凝土墙后,无数冤魂无声的哀嚎;能看到那些扭曲的钢筋上,凝结着无法洗刷的罪恶。选择这里,如同在流脓的疮疤上建造家园。

但当他闭上眼,看到的却不是废墟,而是维生舱里念香苍白脆弱的小脸,是张卫国那双冻烂却渴望知识的手,是“黑土地奖学金”名单上一个个被风雪围困的名字。他还看到了未来——温泉氤氲的疗养中心,全息技术下金黄的麦浪在智能温室中起伏,穿着整洁工装服的少年工程师们在修复一新的历史纪念馆里专注学习,烈士遗孤的笑声在改造后的仓库间回荡…

“就是这里。”程冬青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如同重锤砸在冻土上,打破了沉默。他指向屏幕上的遗址,“原因有三。”

1. 历史不能被遗忘,但可以被超越。他目光锐利如刀,“把疗养院、教育基地、科技农场建在这片废墟上,不是粉饰罪恶,而是宣告!宣告这片曾被恶魔占据的土地,将永远属于光明!属于新生!我们要用未来的科技、人文与生机,彻底覆盖过去的黑暗!让每一个踏入庄园的人,都铭记历史,更见证新生!这是对历史最有力的祭奠,也是对亡灵最深沉的告慰!”

2. 资源禀赋。程冬青调出另一份地质勘探报告,“这片区域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初步钻探显示,地下1500米处存在稳定的高温热水层,水温预估在65℃以上,流量充沛!这正是未来庄园实现能源自给、打造温泉康养的核心基础!改造远比从零开发更快、更经济!”

3. 隐蔽性与空间。他指向地图上广阔的区域,“这片遗址及周边废弃农场,面积足够庞大,且相对封闭,便于安保管理。现存的部分坚固仓库结构,稍加改造即可利用,节省大量初期建设时间和成本。”

陈默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认同:“从安全角度,此地远离城市中心,便于管控,地热资源更是战略级的优势。历史包袱…确实沉重,但程同志的立意…我赞同。以新生覆盖罪恶,是这片土地最好的归宿。”

老吴看着程冬青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绝和超越个人情感的宏大叙事,心中的疑虑渐渐被一种沉重的使命感取代。他深吸一口气:“明白了,程总。我立刻组织先遣勘探队,优先摸清地热资源的精确参数和可利用状况!为‘新生’打第一根桩!”



    (http://www.qutxt.com/book/JOE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重生1975我在东北当村长 http://www.qutxt.com/book/JOEC.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