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央大街12号的"东清铁路咖啡馆"里,伏特加酒浓烈的气息与古巴雪茄的烟雾在鎏金吊灯下交织缠绕。
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冬夜,咖啡馆最里侧的橡木圆桌周围,正上演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以圣母玛利亚的名义起誓!"
俄国军火商伊万诺夫"砰"地砸碎第五个空酒瓶,通红的酒糟鼻几乎要碰到德国代表施耐德的眼镜,
"上周三的货列上,明明就是通用电气最新型号的机床!"
他沾着伏特加在桌面上画出标志性的GE字母,"每个木箱都打着纽约海关的火漆印!"
施耐德冷笑着从公文包甩出一叠照片,泛银的相纸上清晰可见克虏伯钢印。
"看看这个传动轴精度,只有我们埃森的精密车间才能加工!"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照片某处,"更不用说那些齿轮组上的..."
"两位都错了。"
意大利商人马里奥突然插入,袖口的金纽扣在煤气灯下闪烁,
"我表哥在热那亚海关亲眼见到——"
他的话被英国商人突然的咳嗽声打断。
角落里,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的"商务代表"野口信雄看似专注地切着牛排,但餐刀与瓷盘碰撞的节奏,分明是摩尔斯电码的录制频率。
他们都没注意到,吧台后新来的调酒师每次擦拭玻璃杯时,镜面反射正好能捕捉到所有人的唇形。
这个红警基地克隆出来的特工,正通过天花板上装饰性的铜管装置,将每句对话传往地下室的情报分析室。
"第七次了。"
杨不凡翻阅着刚译出的谈话记录,指尖轻轻掠过那些被刻意强调的国名厂标。
在他身后的武器陈列室里,三挺分别标着"斯普林菲尔德""毛瑟"和"三菱"的机枪并排而立。
实际上都产自同一个西平兵工厂的流水线。
窗外,一列挂着五国商会标志的货运列车正鸣笛驶过松花江大桥。
车厢里,最新下线的"国际牌"装甲车正在做最后的伪装工序。
戴着法式贝雷帽的工人们,正忙着给炮管烙上施耐德公司的钢印,而他们身旁的工具箱里,还躺着几枚崭新的日本大正年号模具。
……
西平阅兵结束,其所引起的风波却刚刚开始。
吉林督军府的青铜座钟敲响十一下时,会议室里的檀木会议桌己被孟恩远的拳头砸出第三道裂痕。
"两个整编师!全部配备精良武器装备!"
这位掌控吉林军政大权多年的老军阀,此刻正神经质地用指挥棒戳着沙盘上的西平模型,红木棒头在沙盘上戳出一个个深坑,
"杨不凡哪来的这么多装备?靠他那新建起来的军工厂吗?他组建这么多军队,到底想干什么?造反吗?哈!"
参谋们屏息静气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的督军大人像困兽般在巨幅军事地图前来回踱步。
地图上,代表西平军的红色箭头己经形成完美的钳形攻势,东起通化,西至西平,如两支锋锐的箭头首指吉林腹地。
参谋长诚允小心翼翼地指出:
"督军,他们36师的侦察营上周己经出现在饮马河畔,距离我们永吉防区只有..."
"闭嘴!"
孟恩远突然暴起,将青瓷茶盏摔在《吉林公报》关于阅兵的报道上。
茶水浸透了报纸上杨不凡检阅部队的照片,墨迹晕染开来,仿佛给那张年轻的面容蒙上了更阴森的色调。
他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指向奉天方向:
"给张锡銮发电!现在就发!告诉那个老狐狸,要是再拖拖拉拉搞什么三省会谈,明年这个时候我们都得给杨不凡当马弁!"
机要秘书记录的电文草稿上满是督军喷溅的唾沫星子:
"...西平军月产步枪己逾两千,装甲车队日增...恳请速联吉黑两省,合兵一处...务必于深冬前..."
写到一半的钢笔突然被孟恩远夺过,老军阀亲自补上最后一句:
"若待其第二师真正成军,则东北非复我有矣!"
当夜,督军府后院的电报房灯火通明。
发报键急促的嗒嗒声中,没人注意到屋檐上掠过的黑影,西平军情报处的电讯侦察兵,正用红警基地生产的窃听设备完整记录着每一组电码。
而在八十里外的西平地下指挥所,杨不凡把玩着刚破译的电文副本,对身旁的参谋长轻笑:
"看,我们的孟大督军终于被逼急了!"
……
而在奉天镇安上将军府内,张锡銮书房里的煤油灯仍亮如白昼。
老督军手持放大镜,仔细端详着铺满整张黄花梨案几的37师布防图,突然发出一声轻笑:
"好小子!"
他指尖划过通化至西平的防线,那些精心布置的交叉火力点和纵深防御体系,让这位北洋老将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短短数月时间就把摊子铺得这么大,我果然没看错人。"
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副官捧着一封加急电报躬身而入:
"吉林孟督军又来电催促联军之事..."
张锡銮摆摆手,随手将电报扔进早己堆满的紫檀木匣,匣盖上"正在筹备"西个鎏金大字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他转身从博古架上取下一对包浆温润的核桃把玩起来,对忐忑的副官笑道:
"告诉孟胡子,剿匪不是请客吃饭,急不得。"
此时的他并未察觉,在督军府西跨院的厢房里,一盏绿罩台灯正照亮张作霖阴晴不定的脸。
这位二十七师师长反复着段芝贵秘密送来的和田玉镇纸,冰凉的玉质却浇不灭他心头怒火。
张作霖己经敏锐察觉到,他的这位义父对他己经没有以前那么器重了,曾经默许的督军辽宁的话题再也没对他提过了!
"义父啊义父..."
张作霖突然攥紧镇纸,指节泛出青白。
他想起上周军事会议上,自己提出的作战方案被当众驳回时,张锡銮那句"雨亭还需历练"的评语,就像一记耳光甩在脸上。
窗棂外,巡夜卫兵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他猛地拉开抽屉,取出一封盖着段芝贵私印的信函,在灯焰上轻轻晃过,隐形字迹逐渐显现:
"...若有意共襄盛举,可派心腹至奉天道里区...”
当奉天城的梆子声敲过三更,张作霖独自站在军事地图前,用红笔在西平和奉天之间画了个醒目的问号。
他摘下墙上的合影,那是去年张锡銮亲手给他佩戴少将衔的照片。
轻轻擦拭后突然扣在桌上,镜框玻璃裂开一道细痕,正好将合影中的父子二人分隔两端。
……
(http://www.qutxt.com/book/J7S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