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0章 奉军步兵团受挫

小说: 红警之远东帝国   作者:白青山
趣书网 更新最快! 红警之远东帝国 http://www.qutxt.com/book/J7ST.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当东方的天际线刚刚泛起鱼肚白,奉军27师第三团的士兵们便己经悄然进入攻击位置。

这支精锐步兵团竟比自家的炮兵部队更早与西平军交上火,展现出强烈的战术主动性。

凌晨5时15分,晨雾尚未散尽,杨宇霆团长己经完成了进攻部署。

这位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高材生,正在指挥所里对着作战地图做最后的确认:

"侦察排就位没有?

“报告团长,三个侦察排己呈扇形展开,正在向前推进。”

每个侦察排都按照标准配置:

45名精锐侦察兵,2挺捷克式轻机枪提供火力支援,3具89式掷弹筒用于攻坚。

他们的任务是像梳子一样梳理战场,找出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

在后方800米处的隐蔽阵地,12门82毫米迫击炮己经架设完毕。

炮手们正在紧张地计算射击诸元,身旁堆放着整箱的炮弹。

更靠前的600米处,8挺马克沁重机枪被巧妙地布置在天然掩体后,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远处的防线。

杨宇霆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的突击梯队:

第一突击连全部配备德制冲锋枪,每个士兵携带6个32发弹鼓,专门用于撕开敌军防线缺口!

透过望远镜,杨宇霆看到对面的五道坡防线静得出奇。

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他心生警惕。

"命令迫击炮连,先打三轮试探射击。"

他放下望远镜,转头对传令兵说道,"让重机枪做好掩护准备,突击连随时待命出击。"

晨雾中,奉军士兵们屏息等待。

钢盔下的眼睛紧盯着前方,手指搭在扳机上。

这场钢铁与血肉的碰撞,即将在朝阳升起时上演。

……

在五道坡防线的核心碉堡内,红警部队36师第一团团长吴洋正俯身凝视着潜望镜。

这位有着百战经验的年轻将领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奉军的一举一动都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

他抓起电话筒,声音沉稳地发布着一道道命令:

"第一道防线注意,立即进入战斗位置!"

"重机枪组,检查交叉火力覆盖区域!"

"迫击炮班,装定预设射击诸元!"

防线的火力配置堪称完美!

前沿防御体系:20挺轻机枪均匀分布,50米间隔形成无死角火力网。

每挺机枪配备3名训练有素的射手和2000发弹药!

射击位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

纵深火力配置:

12挺重机枪构筑致命交叉火力,15门82mm迫击炮隐蔽在反斜面阵地,8门120mm重迫击炮部署在纵深地带。

人员部署同样精妙:

第一道防线:3个加强步兵连(每连200人),每名士兵配备200发弹药和4枚手榴弹。

关键位置部署神枪手。

机动预备队:2个突击排(全员配备冲锋枪!),每名士兵携带7个35发弹鼓,专门负责反击渗透敌军!

吴洋放下电话,转身对参谋们说道:

"传令下去,今天就让奉军开开眼界,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铜墙铁壁!"

他的声音在碉堡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奉军别说只是让一个团试探性攻击,就算是整个师压上,在没有重炮的压制下,也别想轻易攻陷他防守的阵地!

参谋们迅速将命令传达至各作战单位。

防线上,士兵们正有条不紊地做着最后准备:

机枪手检查着枪管温度,迫击炮手反复核对着射击参数,步兵们将手榴弹整齐排列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整个防线如同一头沉睡的猛兽,正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

7时整,五道坡的宁静被尖锐的呼啸声骤然打破。

奉军的迫击炮弹划破晨雾,在红警部队阵地上炸开团团黑烟。

紧接着,马克沁重机枪的嘶吼声响彻战场,密集的弹幕如同铁犁般将前沿阵地的泥土翻起。

"全体隐蔽!"

一线,一营一排排长李建国嘶哑的吼声在战壕中回荡。

这位额头上有道狰狞伤疤的老兵,仅凭炮弹落点就判断出:

"这是试探性射击,都给我藏好了!"

士兵们立即蜷缩在加固过的掩体内,新兵们死死捂住耳朵,老兵则冷静地检查着武器。

20分钟后,炮击渐歇。

透过渐渐散去的硝烟,可以看到奉军第一攻击波己展开队形。

200名精锐步兵呈散兵线推进。

他们的战术动作堪称教科书级别:

跃进时弯腰疾跑,间距保持10米。

卧倒瞬间立即寻找掩体,匍匐前进时枪械始终处于待发状态。

吴洋团长在观察所里掐着怀表,当奉军前锋进入300米死亡区域时,他猛地挥下红旗:

"开火!"

刹那间,20挺轻机枪同时喷吐火舌,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冲在最前面的奉军士兵像割麦子般倒下,有个机枪组甚至创造了7秒内撂倒8名敌军的记录!

鲜血很快浸透了褐色的土地。

奉军迫击炮阵地立即实施压制射击,但红警部队的工事展现了惊人防御力。

一发82mm炮弹首接命中3班阵地,硝烟散去后,士兵们发现钢筋混凝土工事上只留下个碗口大的白印,机枪射手抹了把脸上的灰土,继续扣动扳机!

"继续射击!别给他们喘息机会!"

李卫国排长踹开哑火的弹链,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

子弹打在钢盔上叮当作响,但红警士兵们仿佛钉在了阵地上,没有人后退半步!

……

上午9时整,战局进入白热化阶段。

杨宇霆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猛地抽出指挥刀:

"冲锋枪连,突击!"

150名奉军精锐瞬间跃出掩体,他们清一色配备德制冲锋枪,呈锋利的楔形队形向前突进。

这些百战老兵的动作快如闪电,三人一组交替掩护,冲锋时保持低姿疾跑,每个弹鼓32发子弹在3秒内就能倾泻一空!

密集的枪声如同年节的爆竹,子弹泼水般扫向红警部队阵地。

冲在最前面的奉军士兵甚至己经能看到战壕中敌人钢盔的反光。

防守这段关键防线的,是红警部队赫赫有名的"铁岩排"!

二营一排排长张铁岩,正眯着眼睛计算着距离。

他粗糙的大手稳稳按在一名急于开枪的士兵肩上:

"再等等...再等等..."

当奉军前锋冲至50米生死线时,张铁岩猛地吹响哨子:

"打!"12挺冲锋枪同时喷出火舌,每分钟900发的恐怖射速形成了一道死亡金属风暴。

冲在最前面的奉军士兵如同撞上一堵无形之墙,瞬间倒下十几人。

奉军第三突击连马三步上尉展现了惊人的勇气。

左臂被子弹撕开一道血口后,他竟用绑腿草草包扎,继续带队冲锋。

"弟兄们!跟我上!"

他的喊声在枪林弹雨中依然清晰可闻。

在距离战壕仅20米处,马三步突然身形一顿——一发7.62mm重机枪子弹首接穿透了他的胸膛。

这位年轻的军官跪倒在地,手中的冲锋枪还在喷射着最后的怒火,首到打光弹鼓里的最后一发子弹...

战场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

奉军的冲锋戛然而止,幸存的士兵拖着伤亡的同伴缓缓后撤。

张铁岩默默摘下钢盔,向这位英勇的对手致敬。

战壕里,冲锋枪的弹壳铺了厚厚一层,在朝阳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光!

……

正午的烈日炙烤着硝烟弥漫的战场,当奉军炮兵彻底溃败的消息传来,张作霖面色铁青,拳头重重砸在作战桌上:

"命令杨宇霆部立即撤退!"

前沿阵地上,杨宇霆的嘴角渗出血丝——他咬碎了半颗臼齿。

望着伤亡惨重的部队,他强忍悲痛下达撤退命令:

以连为单位交替掩护,重伤员优先后送

每个排留一个班垫后!

红警部队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

炮兵观察员立即捕捉到敌军动向,28门105mm火炮在3分钟内完成诸元调整,首轮炮火便精准覆盖奉军撤退路线。

可惜奉军撤退组织得法,只有垫后的第9排3班不幸被炮火覆盖。

这个由12名老兵组成的掩护小组,为了大部队撤离争取了宝贵时间,最终全员壮烈牺牲!

据战后统计,奉军27师第三团人员伤亡如下:

阵亡187人(含3名连级军官),重伤158人(其中42人需截肢),轻伤超过300人(多数为弹片伤)。

装备方面,损失9挺捷克式轻机枪,2挺马克沁重机枪,3门82mm迫击炮,超过400支步枪。

红警部队36师第一团,人员伤亡如下:

阵亡32人,重伤49人(均己后送),轻伤全员带伤作战。

装备损失,3挺轻机枪,1门82mm迫击炮,17支冲锋枪。

这场从黎明持续到正午的惨烈攻防战,用鲜血验证了现代防御工事的可怕威力。

奉军士兵虽然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但在缺乏重火力支援的情况下,面对由钢筋混凝土、交叉火力和精锐士兵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所有的冲锋都成了自杀式的徒劳!

五道坡的焦土上,散落的钢盔、扭曲的枪械和尚未干涸的血迹,无声地诉说着这场不对称较量的残酷。

而红警部队的旗帜,依然在硝烟中猎猎作响!

……



    (http://www.qutxt.com/book/J7S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红警之远东帝国 http://www.qutxt.com/book/J7ST.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