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政治表演正在全国十二个督军府同步上演:
山西太原的阎锡山,白天刚在《晋阳日报》发表"维护中央权威"的声明,入夜后就下令兵工厂三班倒赶制山炮。
他那双精于算计的眼睛,正透过圆框眼镜盯着刚送来的奉天布防图。
南京的李纯更显狠辣。
他借着"整肃军纪"之名,一夜之间撤换了六个团长。
这些团长全是段祺瑞在江苏的旧部。
总统府特使刚到下关码头,就被"请"去参观燕子矶炮台,美其名曰检查防务。
最耐人寻味的是云南都督府的动静。
唐继尧在五华山秘密接见奉天使者时,厅堂里特意摆着德国最新式的录音设备。
"告诉张作霖,"他着翡翠鼻烟壶,声音却故意提高,"我滇军最恨以下犯上之人!"
而使者告退后,录音带立即被锁进了瑞士银行的保险箱。
在这场政治地震中,最惶惶不可终日的当属各地师旅长们。
安徽督军倪嗣冲的日记里写道:
"今晨发现副官偷记我行程,当即枪决。"
字迹潦草得几乎破纸。
就连远在新疆的杨增新,都突然开始亲自查哨!
这位向来以道家无为而治自诩的老官僚,现在连厨子的来历都要倒查三代!
当北京总统府收到第十二封"表示关切"的电报时,机要秘书发现个诡异现象:
这些电报的发出时间,前后相差不到半小时。
就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这场全国督军的集体表演。
而这只手的主人,此刻正在奉天城的新办公室里,把玩着各地督军送来的"私人礼物"。
从曹锟的子弹到唐继尧的普洱茶饼,琳琅满目地堆满了整个会客室。
……
万里之外,圣彼得堡冬宫的孔雀石厅内,尼古拉二世正用颤抖的手翻阅着东线战报。
来自塔嫩贝格战役的伤亡数字在羊皮纸上蜿蜒如血,将沙皇灰败的面容映得更显憔悴。
当外交大臣萨宗诺夫捧着奉天兵变的加密电报躬身而入时,沙皇只是机械地瞥了一眼火漆印上的双头鹰徽章,便随手将其掷入壁炉。
"传令哈尔滨总领事科罗斯托维茨,"
他用镶嵌宝石的权杖戳了戳远东地图上模糊的满洲轮廓,
"让这些黄皮猴子安分些!我们的西伯利亚铁路,现在每一节车厢都要用来运送近卫军!"
燃烧的电报残片上,"张作霖"三个俄文字母正化作灰烬。
五分钟后,当侍从武官呈上德军突破维尔纽斯防线的急电时,沙皇首接推开了整盘远东文件。
"告诉库罗帕特金,"他对着镜子调整胸前圣乔治勋章的位置,"除非日本人把枪口顶到海参崴要塞,否则别拿亚洲的破事烦我!"
窗外,冬宫广场上的积雪映着探照灯光,宛如一片苍白的裹尸布。
两千公里外的柏林威廉街,外交部远东司的青铜枝形吊灯将阴影投在橡木镶板的墙壁上。
秘书官冯·德·戈尔茨正用普鲁士制式钢笔修改第79号密令:
"...授权驻奉天领事向杨不凡提供克虏伯105mm野战炮图纸..."
突然,来自凡尔登前线的战报撞开了雕花木门,法军正在马斯河右岸发起反攻。
"中国人的军阀游戏..."
司长施拉格中将摘下单片眼镜,任由密令飘落在波斯地毯上。
他转身指向西墙的巨幅作战地图:
"看见这个代号'死神镰刀'的机枪阵地了吗?它一天消耗的子弹,比整个西平军半年的产量还多!"
窗外,一队伤残军人正蹒跚走过菩提树下大街,他们的绷带在暮色中白得刺眼。
……
大不列颠,唐宁街十号的书房里,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正就着煤气灯光审阅远东事务报告。
羊皮纸上的蜡封刚被拆开,散发着淡淡的蜂蜡气息。
"先生们,"他轻叩着议会报告书,水晶镜片后的蓝眼睛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这场奉天兵变绝非偶然,而是一场精密的多米诺骨牌游戏。"
壁炉的火光将报告上"杨不凡"三个汉字的投影拉得老长。
格雷用红铅笔在张作霖的名字上画了两个醒目的同心圆:
"看看这位奉天新主,从草莽到将军只用了五年,现在又在一夜之间颠覆了整个东北的权力格局。"
他的手指顺着满洲地图上的铁路线滑动,"或许我们能从这两人中选出一位'东方拿破仑',让其成为抗衡日本扩张的缓冲带。"
书桌抽屉里,一份标着"绝密"的军火出口许可正等待签字。
与此同时,在舰队街《泰晤士报》编辑部,驻远东记者莫理循发回的电报,正被排字工人熟练地铸成铅字。
这位"中国通"在电文中犀利地指出:"杨不凡的德式装备部队,就像楔入日俄势力范围的钢钉。"
主编特意将这段分析用加大字号排版,旁边的配图是张作霖与杨不凡的肖像剪影,下方引用了莫理循的预言:
"这两只年轻的东北虎,终将在白山黑水间决出真正的王者!"
……
东京霞关陆军省的松之间内,清酒的醇香与雪茄的烟雾交织缠绕。
田中义一将手中的九谷烧酒杯高高举起,杯壁上"七生报国"的金漆字样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诸君!"他洪亮的声音震得屏风上的仙鹤图微微颤动,"小幡公使刚传来捷报——张作霖立下军令状,一月之内必取杨不凡首级!"
在座将校们的欢呼声中,没人注意到侍从武官悄悄将一份文件垫在了刺身拼盘下方。
这份标着"极秘"的《关于扶持张作霖制衡杨不凡的可行性报告》第17页明确写道:
"即便剿匪成功,也需在辽南保留两个师团的驻屯权。"
清酒瓶上的"御赐"标签,恰好遮住了报告末尾的预算申请数字。
与此同时,外务省的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本野一郎外相将小幡的电报拍在桌上,震翻了墨水瓶:
"二十万特别经费即刻拨付!但要注明——其中十万需用于购买大阪兵工厂的库存武器。"
他特意在"库存"二字上画了圈,陆军大臣会意地点头,那些日俄战争时期的老旧村田步枪,终于有了去处。
太平洋彼岸,美国驻奉天领事馆的铁门在夜色中缓缓关闭。
詹森领事用他那台雷明顿打字机敲出预言:
"日本人的香槟开得太早了。据我方军事观察员评估,西平军的战术素养远超奉天军。"
他特意在电报末尾加上"抄送北京"的标记,窗外的星条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这个细节被路过的日本间谍记录在案。
在华盛顿国务院的远东司办公室里,助理国务卿将詹森的电报与另一份文件并排摆放。
那是洛克菲勒财团关于投资西平炼油厂的可行性报告。
"先生们,"他对着墙上的满洲地图微笑,"是时候给我们的'东北选项'买份双保险了。"
地图上,代表西平与奉天的图钉,在灯光下投下相互纠缠的阴影。
……
(http://www.qutxt.com/book/J7S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