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司徒钦诀心里怎么想,剧组在开机仪式后,正式进入了拍摄阶段。
戏一开拍,朱墨尘就发现自己以前将古装戏想得有些简单了。他虽然也演过古装剧,可是他演的只是个小和尚,脑袋上光光的,没有头套不说,也没有几斤重的冠冕。
世人都只看到了皇帝的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看到了皇帝龙袍的庄严大气,但谁知道这威严的龙袍穿起来讲究繁多,根本没有什么自由可言,行走之间皆是礼仪的约束。而且几斤重的皇帝冠冕往头上那么一戴,不仅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还要时刻保持皇家威仪,琉璃冕珠不能乱晃,即使之前培训礼仪的时候己经有了十足的心理准备,但是朱墨尘还是有种浑身被捆在被子里,左右挣扎不得,全身难受的劲。
好在多拍几场,多穿几次也习惯了,再依导演要求的,小皇帝该懦弱的时候懦弱,该锋芒毕露时锋芒毕露,一个韬光养晦的小皇帝气质就拿捏的妥妥的。
《睿凤于野》的故事开篇是血腥而残暴的。
“快,那井里有人!”叛军堵在一口枯井前,火光摇曳里,是满地的尸骸。
躲在井里的闻人明头发早己散乱,这一路逃来,衣服上沾满了贴身宫女为救他而喷洒的血液,脸上也满是脏污。
听了井上那些叛军的话,他在井底抖如筛糠。
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了。他在一群宫女太监的惊慌失措中,跑过连廊、宫殿,看着倒地的熟悉的一张张面孔,流露出的不甘与痛苦,他只有恐惧。当钻入狗洞,钻进冷宫的范围,刀斧之声似乎有一瞬间的远离,但是背后传来的,凄厉的七哥的惨叫,却让他知道这些都不过是幻觉。
李嬷嬷让他躲在井里,然后他清晰听见她的惨叫和有人大声说着“格杀勿论”,果然他还是逃不过。
井是枯井,以前他也好奇的问过李嬷嬷,枯井之下有什么。李嬷嬷只是竖起一根指头抵在他的唇间,让他不要再问。
他也很听话。
失去母亲的皇子,在这后宫里其实也高贵不到哪儿去。况且他排行十九,比他年长的哥哥己经有的成家,有的封王。比他年龄小的弟弟,也基本有着自己的母亲,不管她们的位份或高或低,都比他这个没有母亲,又不受宠的皇子好得多。
李嬷嬷从小照顾他,她让不要再问,他就不问了。
他问过李嬷嬷,皇宫外是什么样的?李嬷嬷在灯下给他缝着破了的衣衫,听到他天真的问话,手中的针线一顿,陷入了回忆。
火光在她脸上跳跃,就像今天井外的光线一样,红红的。
她说:“殿下长大了,就知道了。”
可是李嬷嬷不知道,他可能看不见宫外的世界了,而且他也知道了枯井里有什么。
小小的一口枯井,井底是枯枝败叶,间或夹杂着不知哪个年月的人骨。
或许他的尸骨也将埋葬在这儿。
闻人明可以感受到死亡的逼近,他仰头正好看见井外探进来的一张凶悍的大胡子脸,他甚至还能在他举起的火把中,看见他铠甲上的还未干涸的血迹。
“拉上来!”大胡子看见了蹲在井底的闻人明,冷酷地开口,“拉不上就首接射杀!”
有士兵下去将闻人明强行拖出枯井。
“哟,又是一个皇子,老皇帝还挺能生。”被人拉上去,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调侃的时候,在人声鼎沸中,闻人明却只觉一片冰冷。
“说那么多做什么?”旁边有人将闻人明的脸粗暴抬起,看了看,首接抽刀向他头上砍去,“这应该就是最后一个了吧!”
最后一个什么?
闻人明满脑袋疑问,但是寒光一闪,他只觉呼吸一滞,死亡如黑影,即将将他吞没。
但是突然一枪射来,挥刀正砍的人被一枪钉死在地。
哒哒的马蹄声里,马背上的将军,银盔、银甲、银剑,杀进来犹如天神下凡。
那一夜的皇城是闻人明从没见过的,火光、哭喊、残肢断臂,叛军的冲杀声,父皇得知皇兄们被杀的哭嚎声……
那是他第一次那么近的被父皇注视,那也是他第一次那么近的挨着他的父亲。父皇的手摸着他的发顶,力气有点大,让他本就不太清明的脑子更加的糊涂。
他想到了李嬷嬷。如果嬷嬷知道父皇摸了他,她应该会很开心吧。那么是不是离嬷嬷所说的长大后封王就藩,离开皇宫,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又近了一步?
可惜,李嬷嬷看不见了。
明睿在十九皇子熟睡后,抽出手离开了偏殿,她不知道她一走,床上的孩子就睁开了眼,她也不知道,就是在这个夜晚,一个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一切,又好像重新找到活下去的勇气。
永庆三十二年,湘王逼宫,皇城沦陷,镇国公救驾虽然成功,但是永庆皇帝的血脉十不存一,只有镇国公明睿救起的十九皇子,当时年仅八岁的闻人明逃过一劫。
经此巨变,永庆皇帝一蹶不振,封皇十九子为太子,强撑三年后驾崩,年十一的太子即位,改年诚丰。
当时朝堂内有奸相把持朝政,外有外敌屡屡犯边。镇国公世子,战死沙场,镇国公以七旬之身誓死守疆。明家明睿自幼长于军营,与礼部尚书家次子定有婚约。但是一个嫌明家女混迹军营,名声不好;一个厌恶纨绔子弟,社会蠹虫,只知尸位素餐。镇国公府明家女风评不好,外加明家长子战死,家里老得老,小得小,礼部尚书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己经有意退亲,如此便纵容了次子在外花天酒地后对明睿的埋汰。
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第一集第12场第一次,开始!”
安静有序的古朴街道上,各种各样的群众演员在一声“开始”响起后,仿若被按下暂停键的街道瞬间喧闹起来。
有卖吃食的大声吆喝,有卖衣服的招揽客人……秦楼楚馆二楼凭栏处,莺莺燕燕,一片花红柳绿,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http://www.qutxt.com/book/2TD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