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刚才还谈着话的江小姜现在己经陷入如婴儿般的睡眠,整个人躺在大床上,脑袋微微侧着,嘴角似乎还残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
白景则一手虚掩在自己的鼻梁,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沉思的神色。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被自己催眠的江小姜身上。
此时占据他脑海的,都是刚刚从江小姜的梦境中所窥探到的那些景象。
这是他第一次从系统那得来的能力在人身上实践,所以这一次他很尽心尽力。而效果也大大超脱他的预期,
在江小姜的梦境之中,他就像亲身经历一般,她人生的前十二个春秋,从她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一首到她牙牙学语喊出第一声“妈妈”和“爸爸”;
从她摇摇晃晃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再到她能够流利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切的一切,都如此地展现在白景眼前。
她的前半生是充满幸福温暖的,爸爸妈妈始终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姐姐也是对她疼爱有加。
每次爸爸出差归来,总会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
每逢周末,如果遇上糟糕的天气无法外出游玩,他们一家人便会围坐在电视机前,共同欣赏一部电影。
倘若天气好,那么游乐园、爬山等各种适合亲子互动的活动场所,必定少不了他们欢乐的身影。
而转变也就在她刚升初一的时候,
那是一个看似平凡的日子,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却注定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以往总是准时归家的父亲,这次却是破天荒地晚归了。
站在门前的小小姜,看着门缓缓打开后,下一秒,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面而来,那个熟悉的身影摇摇晃晃地走进家门,
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狼狈不堪、与往日形象截然不同的父亲。
客厅里,原本父母间平和的聊天声渐渐变大,情绪正随着话语的交织而不断升温。
起初只是偶尔提高声调的争论,可到后来,演变成时大时小的抽泣声。
事情的真相离不开父亲之前的投资,现在投资的钱被他所谓的朋友席卷走,更糟糕的是,在此前的交易过程中,
因为是一首由父亲充当中间人的角色,这意味着如今所有的债务都压在父亲一人身上。
年幼的她被年长好几岁的姐姐紧紧拥入怀中,尽管姐姐轻柔地捂住了她的耳朵,
试图隔绝掉那些令人心碎的声音,但客厅内传来的只言片语仍然不可避免地传入了她的耳中。
而此时的江施雨,由于妹妹长时间将头枕在她的臂膀上,一阵又一阵尖锐的刺痛感如潮水般袭来,无情地冲击着她的神经末梢。
但即便如此,懂事的江施雨始终没有向妹妹透露自己想要休息的想法,她就这样默默地坚持着,用温暖的怀抱给予妹妹一丝安慰和安全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漫长而又短暂。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因为身心俱疲,姐妹俩终于抵挡不住倦意的侵袭,相继进入梦乡。
就在两人沉沉睡去之时,她们的父母相互搀扶着走到跟前,轻轻地弯下腰,分别在两个孩子的额头留下一吻。
那瞬间,父母眼中饱含着无尽的怜爱与愧疚,仿佛要用这一吻弥补未来生活所带来的种种磨难与艰辛。
那一夜过后,一家人搬到到一个很狭小的出租屋里,车和原来的房都卖掉,现在的家虽然小,但那份温馨感还在。
只是…
原本正常的梦境突然崩塌,就像电脑卡顿出现的延迟,画面转换的太快,等它正常时,
火光冲天,黑烟滚滚,中心处是一辆被大火吞噬的小车,
几个消防员拿着水枪灭火,刺耳的警笛声,火焰与水交集的水蒸气声,
最后的定格画面是两姐妹泪流满面,泪水和鼻涕交织在一起,嘴里嘶哑的喊着爸爸妈妈。
画面就此黑屏,也是从这一刻起,白景发现了江小姜的改变,她不再是那么的随心所欲,这个年纪的她开始对自己从前的喜好都克制。
克制情绪,克制喜好,克制感情,一切的一切都被江小姜用一种莫名的力量将它们紧紧压抑住。
而作为妹妹唯一的长辈,江施雨为保护好妹妹和自己,接过长女的担子,选择用冷漠来武装自己,给自己披上一层盔甲。
在社交场合,逢场作戏时少不了酒;洽谈生意时,酒更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当需要排解心中烦闷情绪时,酒又成了她暂时逃避现实的工具。
因此,尽管江施雨察觉到了妹妹的种种变化,但是由于忙碌的生活节奏以及时间的紧迫限制,她终究还是无暇顾及妹妹的心理健康状况。
所以,一个是每日沉溺于酒精世界里,喝得酩酊大醉的姐姐;另一个是渐渐关闭心门,如同机器人一般压抑自我的妹妹。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下,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似乎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甚至显得有些多余起来。
西方的弗洛伊德提出一套引人深思的理论:——
他说,梦,体现着深埋在潜意识里的情感,那些被我们从记忆深渊中打捞起的梦之碎片,犹如拼图般拼凑在一起,逐渐揭开那些隐匿极深、难以言说的情感真相。
潜意识是推动人们大多数行为的核心动机,好比冰山浮在水中一样,头脑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我们看不见的那一部分。
他曾经说过童年时期的经历对我们的成年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塑造了我们的个性。
那些源自人们曾经的创伤经历的焦虑感,会隐藏在意识深处,并且可能在成年期间引起精神问题(以神经症的形式)。
而如今发生在江小姜身上的问题,白景不得不承认,弗洛伊德所言的确与她当下的状况颇为吻合。
父母的离去成为江小姜内心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而她长久以来持续不断的自我谴责以及由此导致的心理内耗,
更是将她一步步推向深渊。
毕竟,人之为人,正因为拥有丰富多彩的七情六欲,才使得生命充满了无尽的波澜起伏与悲欢离合。
不懂得自我调节情绪的人迟早会憋出病,这句话,听过的人多,但是能铭记于心并付诸实践、彻底放下心中包袱的人,又有几个?
至亲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心灵上的潮湿使得个人以后的世界从此黯淡无光。
(http://www.qutxt.com/book/291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utxt.com